2016年厦门大学介观软物质研究生暑期讲习班(七)

撰稿:刘倩

摄影:岳锦霞

8月10日至11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严洁教授、北京大学陈尔强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厚美瑛教授、中科院物理所叶方富教授,四位老师为暑期讲习班的同学继续讲授介观软材料领域的相关前沿知识。

严洁教授分成四讲,为同学们悉心讲解了生物分子的力学响应和力学生物分子机制。严教授介绍了单个细胞之间的相连问题主要是由张力调控,靠存在的中间蛋白与细胞间的力学性能相连而不是直接相连,提到了力学生物学研究的难题,介绍了力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力学分子学的力学机制,包括力学作用下的刚体转动和分子旋转问题,伸长关系曲线的模拟计算,分别介绍了单个刚体、连串刚体及虫状链这三种伸长关系曲线,以及外力作用对其的影响。最后介绍了磁镊的原理及在力学生物学中的具体应用,如单分子构象的变化检测、DNA过拉伸性质等。

这位爱提问爱交流的好同学,快到老师的怀里来~~

陈尔强教授带来了高分子结晶的相关知识。首先介绍高分子晶体结构和形态的主要特点及相关实验研究方法,着重阐明高分子折叠链结晶模型的实验证据以及高分子片晶亚稳定性的来源。结合高分子(超)薄膜结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介绍如何运用TEM、电子衍射等实验手段来揭示高分子晶体的生长、分子链取向及高分子化学结构与晶体相态的关系。微淘侧链液晶高分子的柱状相展开讨论。以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为例,阐明柱状液晶相与高分子链构象的关系、主/侧链结合型液晶高分子的多层次有序结构、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微相分离以及“多链超分子柱”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基于氢键相互作用的超分子侧链液晶高分子。

厚美瑛教授从颗粒物质体系的界定以及它与经典气固液体不同的特性出发,根据不同颗粒体系运动行为的特性,将颗粒体系分为颗粒气体体系、颗粒流体体系和颗粒固体体系。首先对颗粒体系的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到了其运动的速度分布满足玻尔兹曼-麦克斯韦分布、冷却过程中流动的能量耗散等。然后分别对三种体系特性的研究做了介绍,如颗粒流体的流动特性包含振动效应(巴西果模型)、空气效应、颗粒喷流现象等,密集态颗粒流体的激波现象,以及颗粒固体的表象重复、沙堆底面的力分布问题、力链分布及热形成等问题。最后介绍了非弹性碰撞集合体的相关特性、与边界的摩擦作用、驱动方式、边界条件等相关问题。

安静,我们在描绘液晶的蓝图!

叶方富教授做了题为液晶研究简介的报告。叶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液晶的分类、结构及其工作过程、液晶的显示原理,介绍了液晶的取向,以及在展开、扭转、弯曲形变下的取向,提到了特殊的液晶结构——蓝相的结构及特点(取向空间模式固定,但分子可流动)。以朗道理论和Maier-Saupe理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解释了液晶的相关特性。分别介绍了液晶模拟的不同相图及其相关重要参数的计算,以及对液晶结构的刻画。最后还提到了液晶研究在生物中的应用。

严教授和他的小同学们都被抓住了眼球(都惊呆咯!)

课后的海报交流环节,老师同学们纷纷就所研究方向及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大雨也挡不住大家对互相交流的热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