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澳大利亚国家教授级未来学者、卧龙岗(Wollongong)大学超导与电子材料研究所王晓临教授做客厦门大学软物质与生物仿生研究院,为研究院的师生们作了题为“新材料和新功能的大设计探索”的学术报告。王晓临教授在总结新材料和新特性的发展前沿的基础上, 提出和讨论一些设计和研究新材料的新观点和正在尝试的新方法,以及对材料基因组等研究的借鉴。介绍物质密码模型在电荷,自旋及动量可生成已知和更多的新型物理态或新型功能材料上的应用。报告还简要汇报在新型二维材料,高压诱导大幅度增加超导电流及机制,Rashbal 体系中的费米面拓扑转变的结果, 热电,新型磁性,多铁材料,以及材料超级浸润性能研究的一些重要或最新结果。报告结束后,王晓临教授跟研究院的师生们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在学术报告之余,王晓临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卧龙岗大学超导与电子材料研究所的各项实验情况、合作伙伴及科研条件,用二位拓扑绝缘体结构有趣地介绍了澳大利亚,用拓扑转变形象地介绍了卧龙岗名字的由来等。
王晓临,山东大学物理系和晶体材料所物理本科及固体物理硕士,2000年在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获材料科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奥地利、日本、美国著名大学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广泛,涵盖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及其试验和理论研究、涉及超导材料、自旋电子材料,磁性铁电材料,多铁电体,热电材料等。尤其在新材料设计上有独到见解,在国际上首次独创提出了自旋零带半导体新型材料及其丰富物理现象的概念,已在国际上被试验和理论验证。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超过3百篇,很多重要文章发表在 Nature Materials, Science Advanc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ngewandte Chemi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B,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等杂志上。论文引用近6000 多次。 组织过多次功能材料方面的国际会议并担任会议主席。曾获得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学者称号、美国材料学会和国际超导技术中心奖和WOLLONGONG大学校长合作奖。近年来以项目带头人身份承担了十多项澳大利亚基金项目,项目经费超过1000万澳元。现是澳大利亚物理学院 Fellow, 澳大利亚国家教授级未来学者。

王晓临教授与大家积极交流问题

激动比喻下的“无影手”王教授
(刘倩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