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物质研究前沿及战略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4年7月5日、6日

会议地点:全总劳模休养中心(厦门杏林湾大酒店), 厦门市集美区杏滨路301号 (

)

注意事项:携带身份证 (Bring your ID card or passport)

会议联络员:傅小兰:18060926995;黄巧玲,电话18359718796

自从199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物理学家德热纳(P. G. De Gennes)在诺贝尔奖授奖会上以“软物质”为演讲题目,用“软物质”概念,得到广泛认可。从此软物质研究,推动跨越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学科的交叉学科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软物质的含盖被不断丰富。通常,软物质包含如液晶、聚合物、胶体、膜、泡沫、颗粒物质、生命体系等,在自然界、生命体、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存在。如日常生活中的橡胶、洗涤液、饮料、乳液及药品和化妆品,各种非金纺织品等等,以及在现代科技上广泛应用的,如液晶、聚合物等。大部分的生物体基本上由软物质组成,如细胞、体液、蛋白、DNA等。软物质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弱力引起大变化。这种微弱的作用,足以引起物质的物理状态从液态变到固态。从结构度角度,软物质的宏观性质及行为,主要由介观尺度的基元组合,而不是由单纯的原子、分子决定。软物质研究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汇聚的一个新的前沿学科,是具有挑战性和迫切性的重要研究方向。软材料研究是高度交叉研究学科,需要集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家们的智慧,进行交叉合作与研究。这次研讨会也将汇集国内著名的软物质及生物物理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将国内软物质研究的重点领域进行总结归纳,最终,科学出版社将依据讨论结果发行出版软物质丛书。这套丛书的发行,是国内首次就软物质相关研究系统归纳总结,会成为软物质领域教师和学生的课本和参考书籍。

主要目的:

厦门大学生物仿生与软物质研究院从筹备到成立已经接近两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研究院发展迅速,不但从国内外著名高校陆续引进了优秀的年轻学者,而且吸引了厦大材料学院与物理机电学院相关高级研究人员的加入,现已有二十名左右的固定中高级研究人员,研究院已经有相当规模。各种高端仪器设备也陆续到位,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考虑到研究院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将研究人员召集到一起,大家群策群力,就研究院发展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讨论,为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共识。

会议进程安排:

7月5日上午:

09:00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中巴车接专家去会场;自行出发去会场的专家请与会议组织者联系。

10:30,介绍厦门大学软物质研究前景及软物质研究学术前沿及挑战。

7月5日下午:

参会代表对个人研究背景和软物质研究立向介绍 (每人10分钟) 。

分组讨论: 以软物质材料为突破口确定发展战略,以及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7月6日上午:

“软物质前沿科学”丛书讨论会

7月6日下午:

大会讨论,总结各个分组结果。会议结束后,中巴车于酒店门口接专家回厦门大学。

会议指南手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