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福建省柔性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兼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Jim De Yoreo到实验室进行访问,并于2018年6月22日上午9:30-11:30在材料学院凌峰楼401会议室做了题为“Understanding the pathways and dynamics of nucleation and self-assembly with atomically resolved in situ force microscopy”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阐述了不论从简单的无机晶体还是到大分子结构,成核是有序结构形成的重要过程。历经15年的观察研究,Jim De Yoreo教授团队发现了一套丰富的分层成核途径,涉及高度有序的包括从多离子簇到密集的液滴,以及瞬态晶体或非晶相。尽管如此复杂,当考虑到自由能势能面扰动的耦合效应和动力因素的影响时,理解这些根植于经典概念中的分层路径的整体框架就出现了。在报告过程中,Jim De Yoreo教授描述了这个框架,并使用一系列的无机、有机和大分子体系原子原位解析AFM研究来说明在这些扰动和动力学因素发挥作用时,成核过程的演变。Jim De Yoreo教授团队的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简单的盐晶体、有机金属线和蛋白质网络等各式体系的有序生长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Jim De Yoreo教授个人简介:
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他于1985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继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工作后,他于1989年成为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成员,在那里他担任过许多职位,包括实验室科学和技术办公室副主任。他于2007年加入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此之前他曾担任分子铸造临时主任,之后于2012年转入PNNL。De Yoreo的研究涵盖了各种材料相关学科,最近主要集中于无机,生物分子和生物矿物系统。 De Yoreo撰写、合著或编辑超225篇论文和专利。他是材料研究学会(MRS)David Turnbull讲师,获得国际晶体生长组织(IOCG)Laudise奖,美国晶体生长协会晶体生长奖(AACG)和R&D 100奖。他是美国物理学会和MRS的会员,IOCG执行委员会成员,并担任MRS主席。
